
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
与考生自由互动、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、解答。
关注公众号
服务时间08:00-24:00免费课程/题库
微信扫一扫
央广网南京9月25日消息(姚东明 景明)江苏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以来,各类高校服务地方转型升级,真诚与企业产业合作,人才培养水平持续保持全国领先。总结三年来校企合作的经验,专家建议应适时制定《校企合作法》,形成富有特色的中国校企合作的范式。
9月3日下午,记者来到苏州石湖风景区湖滨的苏州市职业,生态、时尚的校园俨然硅谷式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。在该校与大唐电信、西门子等知名企业合作建设的“智能制造与控制工程训练中心”,集合了世界顶级的智能设备,学生们聚精会神的操作着与未来工作中一模一样的装备。3年下来,这里毕业的很多学生将在几公里外的中国最著名的开发区——苏州工业园区的世界500强企业,实现无缝对接式的就业。“学校不但引入了企业的先进设备设施,也引入了专业的企业培训课程和真实的训练项目,使师生们可以在校园里体验真实的现代企业文化氛围。”校党委书记鲍寅初说。
校企合作正逐渐成为江苏地方高校谋求生存发展的共识。在江苏汽车城盐城,盐城师范将校企合作延伸到汽车产业上游。该校教授与东风悦达起亚公司合作研发的“慢脉冲快速充电技术”克服了世界性技术难题:他们研制的新能源汽车,实现了一次充电行驶300公里,并可在半小时内快速充电。该技术获得了汽车专业权威、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的肯定,目前该技术已经在400辆汽车上进行规模运行测试。
有的高校则主动向企业伸出橄榄枝,通过“送技术、送资源、送项目、送文化、送人员”,开放学校硬件资源,提供给测试平台服务,为企业员工提供技能培训和鉴定,真诚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管理支持,实现了双赢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负责人:“近年来,学校企业技术开发服务经费收入4000多万元,多项指标在江苏省同类高校中连续五年名列第一。”
纵然学校使出十八般武艺,在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经济中贡献力量,然而不同的定位和诉求,仍然掣肘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。“学校热衷、企业应付,双方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。有人用‘剃头挑子一头热’来形容高校在这一关系中的尴尬境地。”常州工程职业技术负责人坦言,虽然国内高校在校企合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,但是由于企业生产的特殊性以及利益最大化的诉求,企业缺乏足够的校企合作的原动力,使当前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表面层次。
如何为校企深度合作破题?教育专家、苏州职业副校长程宜康建议,应深度剖析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成功做法,为校企合作立法,探索适合中国的校企合作模式。
“出台《校企合作法》,要求每一个企业必须接受相关学生进行实习、见习等,通过法律建立一种校企双方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和模式。厘清学校、企业的责任分别在什么地方。如果两方都没有责任的描述的话,那么任何一方都不会有积极性。”
程宜康表示,《校企合作法》应该在学生权益保护方面进行开创性的规定。“现在很多学生送到企业去就是充当一份廉价的劳动力,这个是家长最反对的,也是学生不愿意的。《校企合作法》应当以法律的形式给学生与工人同样的劳动保护,学生付出劳动应该给予必要的报酬,报酬多少可能是弹性的,但必须要有所规定。”
成人高考院校专业指导专属提升方案
未经授权不得转载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 其它本文关键词:
江苏成考网申明:
(一)由于各方面情况的调整与变化本网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敬请以教育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(二)本网注明信息来源为其他媒体的稿件均为转载体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有内容与版权问题等请与本站联系。联系方式:邮件429504262@qq.com
上一篇:江苏成人高考报名费用
下一篇:江苏省2021年普通高考报名时间发布